春三月,为何你总感觉“气堵在胸口”?
春主升发,万物生发,但很多人却感到:
✅ 喉咙有痰:咳不出、咽不下,总觉“心里有团火”;
✅ 四肢困倦:明明睡够8小时,仍觉疲惫乏力;
✅ 消化不良:吃一点就胀,舌苔白厚腻如“涂了层油”;
✅ 情绪低落:胸闷气短,易烦躁,仿佛“有气排不出”。
中医认为:
春季湿气重,肝气升发受阻,痰湿内蕴,气机不畅。
痰湿阻滞脾胃,则消化差、易困倦;上犯于肺,则喉咙有痰;气滞则胸闷、情绪抑郁。
《本草纲目》载:“橘皮(陈皮)苦能泄、辛能散,温能和”,是“理气化痰、健脾和中的第一要药”。
陈皮为何能“顺气化痰”?中医这样解释
1️⃣ 理气健脾,破解“湿困脾胃”
陈皮性温,归脾肺经,能“横行脾胃”,促进中焦气机运转。春季脾虚湿盛,陈皮可燥湿醒脾,改善舌苔厚腻、腹胀便溏。
2️⃣ 化痰散结,疏通“气滞痰凝”
陈皮含挥发油,可宣肺化痰,缓解喉咙异物感;搭配其他食材,可针对不同体质调理:
寒痰(痰白清稀):加姜、桂枝;
热痰(痰黄黏稠):配黄芩、川贝;
气滞(胸胁胀痛):加香附、佛手。
3️⃣ 调畅肝气,缓解“情绪郁结”
肝主疏泄,肝气郁则气滞痰凝。陈皮可辅助疏肝理气,配合玫瑰、菊花等,能缓解压力大、易焦虑引发的气滞问题。
四大体质茶方,精准破湿局
方案一:陈皮黄菊枸杞茶
【适用人群】:肝火犯肺、咽喉不适、眼干目涩
【食材】:陈皮6克(新会陈皮更佳),野菊花5朵(或杭白菊),枸杞8粒
【做法】:
1️⃣ 陈皮撕开去白瓤(体质虚寒者保留);
2️⃣ 所有食材冷水泡发后,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温饮。
【功效】:
陈皮+菊花:清肝肺郁热,缓解咽喉异物感;
枸杞:滋阴明目,平衡菊花的寒性。
【小贴士】:痰湿重者可加3克茯苓,增强利湿作用。
方案二:陈皮茯苓薏仁茶
【适用人群】:脾虚湿盛、舌苔白厚、四肢困重
【食材】:陈皮5克,茯苓10克,薏苡仁12克(可选:山药15克)
【做法】:
1️⃣ 薏苡仁提前浸泡1小时;
2️⃣ 所有食材加500ml水,煮沸后小火炖30分钟。
【功效】:
陈皮+茯苓:健脾渗湿,改善腹胀、水肿;
薏苡仁:利水消肿,祛湿不伤正气;
山药:增强健脾益胃作用。
【小贴士】:寒湿重者加5克生姜,暖胃防腹泻。
方案三:陈皮姜枣茶
【适用人群】:气血不足、怕冷怕风、经期腹痛
【食材】:陈皮5克,生姜3片,大枣5颗(去核),玫瑰花3朵(可选)
【做法】:
1️⃣ 大枣切开去核,与陈皮、生姜同煮;
2️⃣ 水沸后小火煮20分钟,加玫瑰花焖5分钟。
【功效】:
陈皮+生姜:温中散寒,促进气血运行;
大枣:补中益气,缓解乏力;
玫瑰花:疏肝理气,调和诸药。
【小贴士】:阴虚火旺者慎用,可改用红枣、枸杞。
方案四:陈皮山楂荷叶茶
【适用人群】:食积腹胀、痰湿肥胖、面色萎黄
【食材】:陈皮6克,山楂8克,荷叶5克(干品)(可选:麦芽10克)
【做法】:所有食材加500ml水,煮沸后小火煮15分钟即可。
【功效】:
陈皮+山楂:消食化痰,改善油腻饮食后的胀满;
荷叶:升清降浊,减肥祛湿;
麦芽:增强健胃消食作用。
【小贴士】:
胃酸过多者减山楂量,或加5克乌梅平衡酸性。
陈皮养生禁忌
① 阴虚燥咳者慎用:陈皮性温燥,干咳无痰、舌红少苔者不宜;
② 溃疡患者少饮:陈皮可能刺激胃酸分泌;
③ 孕妇需谨慎:气滞严重者可在中医指导下饮用,避免过量;
④ 陈皮选择:优先选“陈年陈皮”,新皮药效弱,存放1年以上更佳。
春季祛湿养脾,不止喝陈皮茶
1️⃣饮食宜忌:
多吃:薏米、赤小豆、冬瓜、芹菜(利湿);
⚠️少吃:肥甘厚味、冷饮、甜食(助湿生痰);
2️⃣穴位按摩:
按压“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化痰湿;
按揉“足三里”(膝盖下3寸):健脾胃;
3️⃣运动建议:
⏰晨起散步、打太极,促进气血流通;
⏰多晒太阳,助阳气升发,驱散体内寒湿。。
来源:闲栖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