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韦展
7月17日,由省农业农村厅、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智囊团”深入新安,以樱桃为媒,共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壮美蓝图。
【探访篇:千年樱红映初心】调研组踏着青石板路,走进磁涧镇掌礼村的康养民宿建设现场,指尖轻触五头镇马头村数字化治理平台的智慧脉络,在仓头镇农事服务中心的数字化大屏前驻足。这里,3000亩樱桃园串联起磁涧、五头、仓头三镇77个村庄,恰似一条翡翠项链镶嵌在豫西大地。新安县副县长刘晓斌如数家珍:“我们以樱桃为引擎,构建‘一环四区三中心’空间布局,创新‘721联农带农’模式,让70%收益归农户、20%归村集体、10%归运营方,真正实现‘樱桃甜、百姓富’。”

【对话篇:智汇樱乡启新篇】在新安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设计需求对接座谈会上,马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花玲、副主任张韶东的诉求朴实而迫切:“我们需要会呼吸的景观、能生长的文创、有温度的数字平台,即支撑网格化治理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吸引力的农旅融合果园景观体系,以及延伸价值的樱桃主题文创产品,希望通过高水平设计实现示范村的全面升级迭代。”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院长李永华的回应掷地有声:“我们将整合园林、规划、艺术等五大学科力量,让古树保护遇见现代科技,让樱桃IP插上文创翅膀。”学院带来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从广西北流到新乡七里营,30人次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已绘制出20余个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签约篇:十项蓝图落笔成章】落笔成章,《新安县先导区设计需求对接认领意向书》上的27项需求熠熠生辉:千年樱桃沟全域规划、石人洼高端民宿集群、马头村数字化治理平台……这份涵盖“古树保护景观设计”“樱桃品牌塑造”“民宿康养规划”的“设计清单”,标志着“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正式启航。省乡村产业中心主任汪秀莉强调:“乡村振兴要以产业为根、农民为本,让专业设计成为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