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花坛亮相北京长安街沿线,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打卡。
从建国门到复兴门,10座花坛跨越了80余年的历程,既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卓绝、众志成城,也描绘了新时代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民美好生活的场景。
在这10座花坛中,平型关、黄河壶口瀑布等山西元素亮相,一起来看。
中流砥柱
北京东单东北角

花坛主景的延安宝塔、平型关、片树、片山、太阳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其中太阳景观使用五色草黄草、绿草、红草等穴盘苗,通过渐变式栽植手法增强视觉层次;延安宝塔山用龙柏、三角梅、锦带花等数十种特色灌木,营造自然山体景观。
地面花卉布置融合规则式与自然式风格,平型关下方的粉色小路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精选舞春花“影子”与五色草绿草进行精细配置,既呈现出细腻的造型质感,又丰富了地面景观的观赏性。花坛中,还应用了谷子、枣树,呈现经典历史场景。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平型关一带发动了一场伏击战,取得重大胜利,被称为“平型关大捷”。平型关一战,八路军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黄河赞歌
北京东单东南角

花坛主景的瀑布、山石采用玻璃钢工艺,彩绘的瀑布与真水、迷雾共同呈现壶口瀑布壮阔的景观。群马采用穴盘苗栽植工艺。造型松、龙柏、锦带等二十余种乔灌木塑造了丰富自然的山体景观。
地面花卉以自然式花境布置为主,群马以观赏草为背景搭配柳叶白菀等白花植物还原群马水边奔腾的景象,与黄河瀑布的壮观景象呼应,形成一幅波澜壮阔的花坛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花坛配有《保卫黄河》这首抗战名曲,一到整点便会响起。瀑布、骏马,音乐将人带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历史场景。
1938年,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奔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壶口附近东渡黄河时,这位年轻的诗人被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场景深深震撼,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血脉里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于是将所见所感凝练成长诗《黄河吟》。随后,34岁的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窑洞里用6个昼夜为诗作谱曲,创作出《黄河大合唱》。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省延安市·山西省临汾市)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首个省际联创5A级旅游景区。
来源:山西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