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2025年上半年山东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7 11:34:00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山东外贸保持较强韧性,规模大、增速快、质量高,为全国外贸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7月17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25年上半年山东外贸进出口情况发布会上,济南海关副关长辛杨介绍,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人民币,列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6%;进口6764.1亿元,增长8.1%。

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上半年,山东省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贸省市中居第一位,贡献了全国近20%的增量。从季度看,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一季度突破8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二季度突破9000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增长7.6%,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协同并进

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紧密协作、错位发展,外贸齐头并进、亮点纷呈。省会经济圈发挥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产业集群,上半年,7市实现进出口4622.3亿元,增长7%,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为全省外贸发展持续提供动能。

胶东经济圈依托港口优势,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和高端产业带,是全省外贸发展的主力军,5市实现进出口1.05万亿元,增长5.8%,占全省进出口值的六成以上。鲁南经济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4市实现进出口2183.2亿元,增长11.7%,增速领跑全省,占全省比重不断提升。“三圈”外贸协同发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山东出口稳、结构优,呈现出产品升级、“品牌”圈粉、市场多元等亮点。产品“含新量”高,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亿元,增长28.1%,其中机床、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增长36.3%;文化产品出口594.1亿元,增长18.2%,齐鲁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60.6亿元,增长12.2%,新能源客车畅销南美、东盟等市场。

同时,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山东境内自主品牌产品出口2706.5亿元,增长11.6%,已经占到全省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山东好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上半年,山东省产品出口到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个,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

进口需求保持旺盛

今年以来,山东省原材料、消费品需求持续扩张,进口量连续5个月保持增加。从拉动作用看,大宗商品进口3705.4亿元,增长16.7%,占全省进口值的54.8%,拉动进口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进口2075.2亿元,增长16.3%;铝矿砂进口377.8亿元,增长80.6%;铜矿砂进口320.1亿元,增长26.4%。提振消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上半年进口482.6亿元,增长12.7%,其中水产品进口143.2亿元,增长17.3%;食用油进口28.5亿元,增长40.4%;干鲜瓜果进口18.1亿元,增长58.7%。

风浪越大,越显破浪韧性。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国际经贸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山东外贸顶住了压力、抗住了风浪,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为全年外贸实现稳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下一步,济南海关、青岛海关将坚决落实海关总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忠诚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扎实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密切监测分析外贸形势走势,推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叠加发力,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推动山东外贸稳量提质。

记者:柴颖颖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