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2025年“春城品质·杨林制造”工业母机产业对接活动上,来自全省机床行业专家以及协会、高校院所、机床生产企业代表齐聚嵩明杨林经开区,共话机床产业发展,共谋发展路径,打响“买机床 到昆明”区域品牌。

产业积淀 规模初具
嵩明机床产业在强链补链中升级出圈
杨林经开区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以大型铣镗床、各式加工中心为引领,铸造、功能附件、磨床、车床、铣镗床、卧式加工中心和功能附件等机床上下游互为补充的机床制造集聚区。
特别是在2023年,通用昆机完成整体搬迁嵩明,在通用集团强大的产业赋能和资源支持下,昆明机床重新焕发生机,为园区机床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园区引进龙马控股集团南方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目前一期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建设,投产后可释放9万吨铸造产能。同时,精机琥正、合信源等企业经过10余年深耕,实现30多个细分行业领域的应用积累。

据了解,杨林经开区机床制造不仅门类相对齐全,还在大型数控铣镗床市场占有率居于领先位置,在大重型精密数控落地铣镗床、卧式加工中心、坐标镗床、重型回转工作平台等领域,产品技术水平位于第一梯队。
园区现有数控机床上中游产业链企业30余家,其中机床上游企业21家,可实现年产能38万吨铸件、10000套钣焊件及机床外壳防护件、12000件精密零件和功能部件,机床中游整机生产企业13户,可生产金属切削机床近1万台。

近年来,嵩明加快推动机床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着力构建产业体系完备、集群规模显著、承载空间广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机床产业链,制定《嵩明县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机床产业发展,打响“买机床 到昆明”的区域品牌。
在当天的对接活动上,嵩明重点发布了杨林经开区机床产业投资机会清单。据了解,嵩明机床产业园规划范围8831亩,目前成熟用地面积约1258亩,可为机床企业集群发展提供充足土地空间保障。未来园区将重点引进高端整机板块数控系统、主轴、轴承、螺杆、导轨、刀具、电机、控制器等核心功能部件板块,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的铸造板块等企业。

五大方面十一条扶持措施发力
推动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工业母机”产业培育。同时,云南省推动新一轮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要求,以技改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围绕铸件、光机、数控机床等产业重点环节壮大工业母机产业。这为昆明市培育出口导向型的国家级特色机床产业集群提供了契机和机遇。

根据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决策部署,今年1月25日,昆明市印发《关于促进嵩明县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通过精准施策,进一步发挥嵩明机床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两头在外、链条短、创新弱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引导机床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快速做大做强机床产业,力争到2027年,机床产业链规模突破100亿元,上下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30户以上,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到2030年,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据了解,《措施》明确五大方面、十一条扶持措施,将充分发挥嵩明机床产业发展优势条件,打造立足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机床产业高地。

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立足嵩明机床产业传统优势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契机,将嵩明打造为全市机床产业发展的聚集区。
推动强链补链。引导机床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产能利用效率,对企业扩大海内外市场、构建海外营销体系的予以支持;加大对重点整机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精准招引力度,对重点招商引资落地项目予以支持;促成市内光机企业、核心零部件、铸造企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延伸合作,以集群为载体打造机床融通发展的区域生态体系。

促进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对新认定为国家、省级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示范企业的予以支持;对机床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的予以支持;对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获得中国质量奖、云南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昆明市市长质量奖的企业予以支持。
强化要素保障。对重点项目及其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领军人才或重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给予优先支持、经费支持等。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机床产业链企业需求开展动产融资、订单融资,配套定制产业链金融产品。
来源:昆明发布
图源: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制图:张伟
责编:毕群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