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赫巍利报道 从今年开始,我省将实施“辽服到家”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计划,每年建设家政服务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1至2个,培训家政服务行业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
近日,我省出台《关于强化技能提升促进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规范化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并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从业规范、质量意识、健康卫生等要求和心理学、营养学等方面内容贯穿培训全过程,加强家政服务业职业化建设。
为加快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家政服务技能人才队伍,我省将进一步优化职业培训补贴模式,各市将相关职业(工种)及时纳入本地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对家政领域纳入急需紧缺培训目录的相关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上浮10%。推广使用电子职业培训券,培训信息记入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支持家政服务业企业组织职工和灵活从业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对参加新录用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转岗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家政企业职工,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为了促进家政服务技能人力培养有体系、成规模,我省将依托龙头企业、行业组织、骨干院校等组建“辽服到家”辽宁省家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联盟,充分共享实训基地、精品课程、优秀师资等资源。支持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家政服务行业和人才发展研讨,开发推广标准化职业培训体系、技能评价考核规范和用户服务标准,完善从业人员星级评定和互认机制,推动建立体现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薪酬制度,协作开展从业人员跨地区流动就业和有组织劳务输出。
通过三年计划的实施,到2027年底,实现全省各市均有“辽服到家”品牌单位,各类家政服务项目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全覆盖”,品牌单位从业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技能培训和基本服务实现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