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从西南边陲小村看中国扶贫成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8:58:00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7日报道,原题:与美国贸易争端之际,“自信”的中国讲述脱贫工作 与北京、上海等流光溢彩的中国城市相比,麻栗坡的农村简直是在另一个世界。通往此类村子的道路狭窄,有时甚至要绕道深谷。但中国官员表示,中国西南部这个森林茂密、多山的边境地区取得的进展,也是他们对中国发展模式以及应对贸易争端能力“充满信心”的一个原因。上周,由多国媒体记者组成的记者团走进麻栗坡县,探访中国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经验。
麻栗坡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扶贫工作的典范。去年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00美元,而1992年时为69美元。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已在2020年实现。在中国努力减少对受到关税威胁的出口经济的依赖时,让农村地区居民多消费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在扶贫方面大举投入,中国的“脱贫”计划被作为可供面临类似挑战的全球南方国家借鉴的典范。被问及贸易争端的影响时,麻栗坡县县长肖昌菊提到与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前景。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政治学者拉纳·米特撰文称,中国减少贫富差距的方法结合了“自上而下的管理”和高额社会支出。像麻栗坡这样的项目“是中国传递信息日益重要的部分”。他说:“这可能对许多全球南方国家特别具有吸引力,这些拥有庞大农业部门的国家可能会借鉴中国的经验,寻找实现本国农村地区现代化的方法。”
总部设在香港的新华集团的董事蔡展思表示,在麻栗坡投资的企业仍受到“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基础设施改善和政府支持是他家族的公司决定在麻栗坡投资约700万美元建设现代化茶厂的重要因素,另外还有麻栗坡当地古茶树的品牌潜力。蔡说:“我们直接雇用了100多人,并为上下游约1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在贵州的锦屏县(另一个扶贫目标县),总部位于中国技术中心深圳、专门生产视频游戏显卡的某集团公司已向当地一家智慧农业公司和其他企业进行投资,为200多人创造了生产岗位,还给更多从事承包农业的人带来就业。农业公司的玉米产品在山姆会员店、7-Eleven商店和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还出口到东南亚和其他地区。(作者埃里克·拜库林奥,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