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上半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40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1%。奔涌的电流前端,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稳健上扬的数据,折射出经济大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鲜明特征。
高端制造势头强劲,产业升级蹄疾步稳
放眼江苏,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深入,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从相关行业的用电量便可窥见一斑——
今年上半年,江苏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798.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6%。其中,制造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95%,对全省用电增长拉动率排名靠前。
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江苏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全国领先。2024年,江苏以1403.5亿块的年产量傲视群雄,占全国总产量超过三成,同比增长33.05%。无锡、苏州、南京、南通更是构成了江苏集成电路产业的“黄金廊道”。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自2017年扎根无锡以来,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迅速崛起成为当地的行业佼佼者,为无锡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锡地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完整,同时依托产业基础、高校支持和政策推动等多重利好,我们的业务整体处于满产满销状态,相比去年上半年业绩增幅较大。”该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之对应的是企业用电需求也急剧增加,2025年上半年,该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9.03%。
南京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机电产品是出口增长主要拉动力量,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3万亿元,增长10.4%。其中,风能原动设备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用电量增速引人注目,分别同比增长49.8%、27.2%。
放眼南通如东、盐城大丰等重点风电产业基地,5兆瓦以上大兆瓦机组智能化生产线、海上风电测试平台等新型用电单元密集投产。江苏充分发挥954公里海岸线风能资源禀赋,把握优势,乘势而为。
“从增量数据不难看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江苏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这一转型也将为江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能源研究室主任李琥表示。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加速释放
2025年1月闯入大众视野的DeepSeek,在全球AI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江苏省委网信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在用算力规模已突破33.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与之相关的行业用电量,也在稳步增长。
今年1—6月,江苏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为88.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增速位列全行业20大类之首。
在数智化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保持高速增长势头,1—6月用电增速达43.9%,全省70家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50%。
数据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以腾讯数码南京公司为例,2024年1月3日,南京腾讯数码有限公司22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运,为腾讯公司在华东地区最大的核心数据载体中心——南京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项目按时达产奠定了基础。
项目启动前,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就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为其搭建630千伏安临时电源用于施工建设,并于2023年3月为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接入3条10千伏过渡电源,为腾讯数码南京公司业务部署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数据显示,今年1—6月,腾讯数码南京公司用电增速高达526.8%。
在数字经济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基础设施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战场,在稳定电力保障护航下,江苏全省5G工厂数量达210家。江苏省政府公布数据显示,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1年的10.3%,稳步增加到2024年的11.8%……“十四五”期间,江苏持续夯实“数字底座”,数实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江苏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预计该领域用电增速仍将维持高位。”李琥表示,与数字经济有关的衍生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据统计,今年1—6月,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用电同比增长33.4%,其中无人机制造同比增长34.9%,展现出数字智能消费领域的火热前景。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在“两新”政策等一系列促进新型消费举措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6月,江苏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成为用电增量拉动主力。
接住“苏超”传来的文旅好球,赛事经济已经成为江苏各地激发消费潜力、彰显城市风采、挖掘经济动能的有力引擎。数据显示,5—6月,江苏省内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用电量同比增长10.9%。
5月31日端午节当日,常州队在主场迎战扬州队,常州市文广旅局、体育局赛前宣布:端午小长假期间40个景区对扬州市民免大门票。假期3天,各景区共接待扬州游客10多万人。
“苏超”红火的赛事效应化作促进文体旅融合的强大动力,江苏各地文旅部门也“趁热打铁”,迅速推出观赛旅游套餐、城市IP展演等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5—6月省内各景区、游乐场、室内娱乐等场所用电量同比增长8%,住宿业用电同比增长10.6%。
在消费市场,“苏超”也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主客场球迷们在呐喊助威后,用美食美酒延续狂欢氛围,5—6月,全省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4%,其中快餐服务用电量增长13.1%,饮料冷饮店用电量增长10.4%,小吃、酒吧等非正餐服务用电量快速增长,达17.2%。
“足球搭台,经济唱戏”。不仅是“苏超”,今年上半年,“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江苏进一步加码、扩围实施。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3C产品购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领域的补贴品类和标准,今年不仅补贴力度不减,还进一步放宽了要求、新增了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类。
服务消费领域不仅成为用电增量的核心动力,还带动了“国补”覆盖的重点制造业——今年上半年,江苏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同比增长47.6%,形成消费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从用电量数据不难看出,‘两新’政策、赛事经济等创新举措已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网江苏营销服务中心数字运营部副主任俞阳分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