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文章网

手机版

比利时师生体验重庆土家族传统文化魅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2:04:00    

央视新闻

“喝上一碗苞谷酒嘞,请举杯!”伴随着晚春细雨,酉水河畔的吊脚楼内灯火通明。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湾村,村民们高声唱着山歌,以土家族传统习俗“拦门酒”迎接来自比利时孔多塞大学的19名师生,此次来到重庆,他们将围绕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开展研学活动。

4月26日,土家族村民端着“拦门酒”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新华社记者 雷明宇 摄

在比利时师生面前,一座榫卯结构的木质双重八角亭昂然耸立。在灯光的照耀下,屋檐下雕刻的八瓣金瓜熠熠生辉。“这太不可思议了!”学生康斯坦丁·戈法尔惊叹道,当看到这些木质建筑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

河湾村有245座吊脚楼,吊脚楼群依山临水而建,一座土家族传统建造艺术博物馆就隐藏在其中。博物馆负责人单一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专门展示土家族传统建造艺术的民间博物馆,包括撮箕口吊脚楼、独脚吊脚楼、四合天井式吊脚楼等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由数十位土家族老工匠历时近8年修建而成。

“这是我们第4次接待来自比利时的游客,目前累计已有海内外30多所高校师生到访参观。作为土家族人,我特别高兴能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单一说。

博物馆里,76岁的白开贵老师傅说:“木石结构的土家族吊脚楼建造技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榫卯工艺。它不需要使用一颗钉子,没有图纸和既定的规则。吊脚楼建造的核心就是与自然融合,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凝结了土家人的智慧。”

4月27日,白开贵正在向师生们现场展示榫卯结构建造技艺。新华社记者 吴梦桐 摄

比利时孔多塞大学教授玛丽亚2012年时曾到访过河湾村。十余年过去,她感慨万千:“人们不使用一根钢钉,而是用传统的木工方法修复了这些古老的建筑。能在现代化的大都市旁边看到这样一个保存完好的村落,实在是难能可贵。”

夜幕降临,土家村民和比利时师生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起了欢快的摆手舞。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火苗愈加旺盛,这一刻,布鲁塞尔的星空与武陵山的月色,在火光中完成了跨越万里的相拥。

(记者周滨滔、吴梦桐、雷明宇)

原稿点击:

比利时师生体验重庆土家族传统文化魅力-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