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资源准备。招商招谁,得先有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有人说,我都要做招商了,怎么可能还没有资源和目标?其实,你所说的资源和目标也可能就只是个名单或名字,与生产力无关,你所掌握的这种生产关系可能就对应不了你所需要的生产力。

第二,资源研究。你要招人家,得清楚人家的状况和需求,不然,那完全就是自嗨。其中需要对资源或客户进行分类,种子客户、酵母客户、渠道客户、……、等等。你所理解和掌握的生产关系和现实中的生产关系是不是一回事儿,不然,秦腔的感觉你却用京剧唱,那自然是牛头不对马嘴!

第三,项目重塑。依据就是招商对象的状况和需求,照客下面、量体裁衣,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国际的革命理念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改造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就使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种子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怎么根据其需求对项目进行重塑;酵母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怎么根据其需求对项目进行重塑;渠道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怎么根据其需求对项目进行重塑。这是一项理论与实践、预想与现实结合的工程。“结合”很重要,生搬硬套是死路,所以,一定得重塑!

第四,借助外力或自行跳脱。其实在项目重塑的过程中最好借助于外力的作用,外力站在局外,相对更公正、更客观,完全可以避免当局者的本位主义。当然项目方也可以自行完成,但首先得从“本位”当中跳脱出来,自己的本位和对方的本位,这事实上是有些难的,而这就是经营和管理的艺术了。自己种的苗子好不好,得让见多识广的人看看,“自己的娃是最亲的,哪里都好!”,其实,老师见过那么多娃,你娃好不好,他最有发言权!

第五,复盘与总结。项目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的,螺旋回同样的纵向点时,其实是上升到更高的维度看待原来的结果的,也会在下一个轮回中有更多的参照,这就是总结和复盘的意义,也是市场检核的逻辑。有很多招商者以为招到商就算成功了、万事大吉。其实,招到商、加盟商进来项目才刚刚开始,项目让加盟商、联营商得到发展、获取效益还需要面临更加艰巨的考验。所以,用总结和复盘面对经营将伴随始终!

第六,固化与升级。经过一个完整的轮回,招纳对象、自我运营的融合度、契合点都有了清晰的结果,获取这种结果的体系方法也初步形成了,这时,要么再行复制,要么再结合市场的变动、竞争升级版本,以利再战。反正,发展是必然的,这就是个里程碑,里程碑之后要么换赛道、要么升级维度、要么线性延续,总之,这是一个度量和评测的工作,度量和评测之下才可以做取舍。

以上就是我们服务几家项目招商企业之后所积累下来的一个基本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