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萌 通讯员 陈涵)为深入落实“531”预防警务机制,狄寨派出所联合交警白鹿原中队,聚焦电动自行车号牌“应挂尽挂”、无牌车辆“动态清零”、违法乱象明显遏制、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的目标,通过“全量摸底、精准宣教、优化服务、强化引导、分类处置”等方式,扎实推进工作,确保规定制度落地见效,辖区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摸底 精准掌握辖区电动车“家底”
狄寨派出所组建以社区民警辅警为主的摸排小组,对辖区居民进行逐户排查。每到一处,摸排人员利用移动警务终端现场登记车辆所有人姓名、联系方式、车辆品牌、型号、是否挂牌等详细信息。
为确保摸排无死角,充分调动辖区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的力量,进行上门登记服务。在商业街附近摸排时,民警发现多辆长期闲置、无人认领的“僵尸电动车”,通过多方联系最终成功找到车主,完成信息登记,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车”,为后续治理工作夯实基础。

多元宣传 营造浓厚治理氛围
在白鹿原管委会门前执勤点,狄寨派出所与交警白鹿原中队精心打造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宣传点,民警们化身“普法宣传员”,通过现场讲解、以案说法等方式,向过往群众耐心讲解电动自行车挂牌的重要性。线上宣传通过微信群、朋友圈高频次推送电动自行车挂牌政策、安全出行知识短视频,全方位扩大宣传覆盖面,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电动车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联勤设点优服务 挂牌护航保畅安
狄寨派出所与交警白鹿原中队按照“4名交警+1名治安民警”的联合勤务模式,在辖区内科学设置固定挂牌点,对过往未挂牌电动自行车,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引导,耐心协助车主办理登记挂牌业务。同时,联勤人员还会在挂牌过程中,同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讲解常见违法行为的危害,让服务与宣传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挂牌效率与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联合执法 严管严查交通违法
以白鹿原管委会门前执勤点周边道路为重点管控区域,狄寨派出所民警与交警白鹿原中队民警实行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每天早高峰、午间、晚高峰三个时段,值守道路一线,精准锁定电动自行车无牌上路、闯红灯、逆行、违规载人等违法行为。通过联合执法,辖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道路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狄寨派出所与交警白鹿原中队将继续深化协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创新的方法推进电动车治理工作,持续为辖区群众打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