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淮阴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王家营街道
1. 长江路街道
因盐河北主干道长江路得名,为行政中心核心区域。
2.王家营社区
明代在黄河沿线设兵营驻军,以“王家营”命名,后演变为社区名。
马头镇
1. 太山村(原泰山村)
- 地名源自东岳“太山”,古代典籍及地方文献中均用“太山”指代东岳,并非笔误。村内有漂母墓及东岳庙遗址,附近村落以“太山”为名约定俗成。
2. 马头社区
原名“马头”,因黄、淮、运交汇处为水埠起点,古称“大”为“马”,后误为“码头”。2018年恢复原名以传承古地名文化。
3. 泰山墩
因漂母墓附近有东岳祠,古称“太山墩”,地方志中亦记载为“泰山墩”,体现“太山”与“泰山”通用现象。
高家堰镇
1. 高堰村
- 因地处洪泽湖大堤最低段,古代以“高家堰”工程命名,后简化为“高堰”。村内保留镇水铁牛、乾隆御碑等遗迹。
2. 牛牛乐园
由低洼地块改造的田园综合体,以农业旅游为核心,名称结合农耕文化与休闲娱乐。
渔沟镇
1. 杨庙村
清朝末年杨姓家族建庙宇“杨庙”,香火延续至文革前夕,村名由此而来。
2. 临川书院社区
清代吴氏族人建书院,因临近古泗水与淮河交汇处(称“川”),取名“临川书院”,后演变为社区名。
3. 渔沟社区
因明清时期多沟渠水系,渔翁聚集捕鱼得名,沟渠规模较大,可从事渔业活动。
徐溜镇
1. 民主村
解放前为地主潘圩,解放后改名“民主”,寓意自由和平。
2. 丁糖房(丁塘房)
原名“丁塘房”,因解放战争时期国共激战史册留名,推测“塘”为制糖坊或水塘相关。
刘老庄镇
1. 刘老庄村
为纪念1943年新四军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殉国事件命名,村内建有烈士陵园及红色教育基地。
2. 丁胡庄
以姓氏命名,近年通过红色文旅开发,打造田园民宿综合体,成为特色景点。
南陈集镇
1. 南陈集社区
民国时期陈姓豪富兴集,因位于淮阴南部得名。
2. 学田村
古代为学校田产,用于支持教育,故名“学田”。
3. 军田村
因古代军队屯田制度得名,沿用至今。
其他乡镇示例
新渡口街道:因民国时期新设渡口得名,与东西两侧原有渡口区分。
三树镇:明末黄河决堤后仅存三棵柳树,故称“三棵树”,后简化为“三树”。
丁集镇:明初丁氏家族迁居兴集得名。
淮阴区地名多源于历史事件(如刘老庄)、地理特征(如渔沟、高家堰)、姓氏文化(如杨庙、丁集镇)及社会变迁(如民主村)。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指正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