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珠江,塔立潮头。5月11日,国家“十四五”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江铁路项目控制性工程磨刀门水道主桥首个主塔封顶,预计今年6月底前两座主塔实现封顶,为实现2028全线通车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江铁路起自深圳西丽站,正线全长116公里,跨越珠江口,串联深圳、东莞、广州、中山和江门等大湾区5座中心城市,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是珠三角地区主要跨江城际通道。
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深江铁路11标项目,正线全长23.72千米,磨刀门主桥全长689.8米,主跨320米,跨越I级航道,高140米,主塔为H型桥塔,由上、中、下三个塔柱和上、下两道横梁组成,采用全球首创的钢桁架-部分包覆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结构。

现场负责人许宪贺介绍,封顶的70号主塔于2024年3月开工,历时14个月,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该施工区域磨刀门水道通航等级高、水流速度急、船舶通行量大,作业空间有限,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高空作业风险管控、塔体垂直度精度控制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控温。
对此,许宪贺表示,项目构建“三维安全防护网”,在塔柱施工中采用全封闭智能造塔机系统,使得高空作业环境风险降低50%;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施工流程,配套使用智能监测等系统,实时监测塔体应力、变形、环境参数以及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

此次施工单次最大混凝土浇筑量为518立方米,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实现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精确温度控制有效防止了混凝土因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确保了施工质量。

作为国家“十四五”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工程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工程,对于提升大湾区交通通行效率、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江铁路建成后,深圳与江门可实现1小时内通达。为珠江两岸优势互补、长短互补提供了基础条件,深圳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可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促进产业要素跨市流动,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经济圈,对进一步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
文、图 | 记者 王丹阳 严锦程 通讯员 李宁娜